支撐著「大山信仰」與牛馬市場的「大山道」沿途人們的生活

中世紀以來,大山成為了遍及西部各國的大山信仰圈和牛馬流通圈的中心。其中,通向大山的往來通道便是從大山寺呈放射狀延伸的「大山道」(坊領道、尾高道、溝口道、丸山道、橫手道、川床道),牛馬市場日的前後來往的行人多到連出入國境確認身份時也會給予特殊處理。大山道沿途的村落建有供參拜者歇腳的地方,入住者絡繹不絕。

大山日本遺産 今も残る面影

橫手道沿途尤為熱鬧的下蚊屋和御機的主街道還保留著當時的面貌,此外坊領道沿途的村落裡仍然留存著母牛生產牛犢時的房屋分佈和拴牛石。尤其是在所子的農家中原封不動地保留著當時的情景,飼養牛的牛棚與寢居坐落於同一所院內,用大山的靈水與藥草餵養牛犢,悉心照料要送往牛馬市場的牛犢。

大山日本遺産 文殊堂

在橫手道,保留有為從山陽地方過來中途無法前往參拜的人所設置可以遠望大山叩拜的鳥居,供女性參拜的場所「文殊堂」,川床道上生滿苔蘚的石板路,各條道路的路邊設置的一町地藏等。在川床道的一息坂峠,用茶和精進料理來招待春祭朝聖者的傳統延續至今。

受朝聖者們青睞的乾糧是「大山糯米飯」。受惠於山恩的大山山麓,野菜、竹筍、以及栗子等食材與糯米混拌蒸製的「糯米飯」是喜慶時的必備食物。其美味與飯糰特有的耐儲存和耐餓的優點使它不知從何時起作為乾糧得到了朝聖者們的鍾愛。此外,據說是用基好上人獎勵栽培的蕎麥所磨製而成的「大山蕎麥麵」也在牛馬市場廣為傳播,成為大山的名產。這些都是為人們所喜愛、代表大山的味道。

廣為傳播的大山信仰

大山日本遺産 もひとり神事

作為起源於「大山信仰」與水相關的儀式,從山池中汲取清水洗滌的「MOHITORI祭神活動」和「池祭神活動」,帶回注入了酒的池水並將其倒入田地來祈雨等流傳至今。此外,作為祈禱五穀豐登的習俗,有插苗前在大神山神社奧宮舉行祈願豐收的「入山」儀式,和在伯耆及周邊各國的種田歌中傳唱的「大山歌」等。

在伯耆,據說孩子2歲的時候是厄運之年,父母將其背至大山寺首次參拜進行「兩歲兒詣」和祈禱到13歲時無病無災的「十三詣」,並帶回大山的特產糖分給村民。在山陽一側,失去親人的人遠道而來拜訪大山寺,祈求地藏菩薩的拯救,將其供奉在賽河原。這些也是起源於「大山信仰」的習俗。

大山的恩惠

大山日本遺産 大山の地蔵

這樣,起源於向水的恩惠尋求延壽的地藏信仰的「大山信仰」與「牛馬信仰」造就了牛馬市場的興盛,形成了日本西部廣大的信仰圈。作為大山恩惠的水仿佛變成了伏流水一樣,經過漫長的歲月沁入人們的生活,默默地生根。在山腳的原野上生活的人們,至今仍在日日感念著大山的恩惠,仰望著大山的偉岸雄姿。


Page to top